迷信的破除,有时显得轻而易举,有时却又异常艰难。若能洞察其本质,迷信便如同晨雾般消散;然而,对于那些坚信不疑者而言,他们的执着却成为了迷信持续存在的根源。这些人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从而陷入了自我坚持的循环中。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屡见不鲜。
近期上映的电影《奥本海默》,似乎也在探讨着破除迷信的主题。尽管不少观众不愿承认,但该片与迷信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人们迷信的又是什么呢?或许是对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信任——认为他的作品必定是佳作,而任何理解障碍只是因为观众自身的不足。这种态度,往往缺乏对多元观点的包容。
《奥本海默》聚焦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生活轨迹,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及之后的一段历程。身为犹太裔美国人,奥本海默最初的目标是希望通过研发原子弹来终结战争。然而,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这一初衷逐渐变得复杂。当二战结束,冷战接踵而至,奥本海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审查,曾经的英雄形象蒙上了阴影。
影片呈现了一个相对沉闷的故事,对于期待剧情跌宕起伏的观众来说,可能会感到失望。不过,喜爱这类风格的影迷则能从中找到共鸣,并能够理解和接纳其他人的不同偏好。然而,部分影迷对于诺兰作品的过分推崇,似乎形成了一种新的迷信,这种迷信甚至不允许批评的声音存在。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诺兰不能创作一部不被广泛欢迎的电影呢?观众是否必须喜欢每一部电影?显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不应强求一致。同时,这部电影并非单纯讲述奥本海默研制原子弹的经历,而是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他在麦卡锡主义时期的生活状态,这一时期对于奥本海默个人而言意义重大。
尽管《奥本海默》并未过多展现广岛和长崎的场景,但它成功地揭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这与某些人对于影片的期待有所不同,但也正因此,才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独特的价值。而围绕这部影片所产生的种种讨论,无疑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一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