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型的戏剧作品,通常都伴随着励志、热血、甚至是爱国心等正向的包装主题,比方我们讲棒球的《KANO》,比方中国讲排球的《夺冠》。
原名《中国女排》的《夺冠》,剧本出自执笔《亲爱的》、《少年的你》、《你好,李焕英》的知名编剧张冀,他以四十年来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国际赛事的兴衰战绩为基底,突出了袁伟民、陈忠和、郎平这三代风格截然不同的国家队主教练。导演则是拿遍了金马、金鸡、百花、华表、香港金像奖、金紫荆……等华语圈重要电影奖项,作品类型相当多变的陈可辛。
郎平的女儿白浪,在片中饰演母亲年轻时期,戏里戏外都有传承意义。
卡司方面除了饰演郎平的巩俐、饰演陈忠和的黄渤与彭昱畅、饰演袁伟民的吴刚这几位以外,其他角色大量采用非专业演员。比方八零年时期第一代女排成员,就是从现役排球员中试镜选拔,当中也有当年成员的家族后裔,其中饰演郎平年轻时期的白浪,还是郎平的亲生女儿;至于最近一代在郎平领到下达成连贯霸业的国家女排队,包含朱婷、徐云丽、张常宁、惠若琪、袁心玥、林莉、刘晓彤、颜妮、丁霞、龚翔宇,全部都是本尊亲自上阵。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及个人主观陈述,请斟酌阅览
全片从年轻的陈忠和被借调至国家女排培训基地担任陪打教练,并与郎平结识开始,藉由四场重要比赛的过程,回顾中国女排四十年来的辉煌历史。第一场是中国女排国家队与江苏男排的练习赛,这场比赛是主角郎平的初试啼声;接着是 1981 年 11 月在日本举办的女排世界杯总决赛,中国女排以 3 比 2 击败有“东洋魔女”称号的日本女排,初次拿下世界冠军,不但是郎平的首次国际赛,也是为中国在“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的首座世界冠军;第三场是 2008 年 8 月在北京奥运女排项目小组赛、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以 3 比 2 的比数,战胜由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最后则是 2016 年 8 月在里约奥运的女排项目十六强赛,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以 3 比 2 击退地主队、也是冠军卫冕的巴西女排,奠定中国队重回女排决赛圈、并进而拿下金牌的重返荣耀时刻。
因为是一部近似重现历史的传记型仿纪录片,涉及的人物和事件也较庞杂,一般做法都会把视角放得稍微高一点,一方面较容易转换叙事观点、让观众看到事件的全貌,再来当必须配合主旋律唱高调时,也不会因为突然拉高格局而显得尴尬生硬。但是陈导却反其道而行,尽可能把视点压低到贴近角色的平行位置,让故事更像是一部流畅的剧情片,也带动观众更快进入与剧中角色共情共感的位置。
四场比赛、标准三幕剧的编排结构,适度穿插纪绿片图像和近乎仿真的电影情节结合,于是乎穿过银幕而来的情感震动,就能源源不绝的打进观众心里。这也是陈导最擅长的角色塑造和情绪感染,尽管多少还是诉诸家国情怀和英雄叙事,但放在诸多个体化塑造的过程中,依然能完美的融合为一体。其中占据最多篇幅、几乎可以说是最主要的角色,当然就是巩俐饰演的郎平。
或许观众对“郎平”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其人其事在中国近几代的国民心中,可以说是传奇一般的人物。她不但身为八零年代女排五连霸的灵魂人物,时隔三十年重返国家队执掌兵符,大幅推定改革后又创造新一代的连霸伟业,“铁榔头”的名号不胫而走,堪称是国家英雄。但是在这样高不可攀的英雄形象背后,郎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透过张编的剧本和陈导的镜头,铁榔头从云端下到地面,让观众看见她有笑有泪、鲜活生动的一面。她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有烦恼、有挣扎、生理和心理都有长年的伤痛;年轻时的她急于在国家队立功,中年后的她赴海外发展获得极高的荣耀,晚年回到国内为培育下一代排球女将付出心血……片中用几个小段落堆叠这个角色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超市外和路人攀谈,发现她领有残疾手册;
-透过他人叙述,说她“脖子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
-与女儿通电话,总是压抑着情绪不让家人担心;
巩俐饰演的郎平,无论举手投足、直到眼尾嘴角的细微表情,都诠释地恰到好处,几乎可以说她把自己藏在“郎平”这个框架底下。由于郎平的身高和伤病,中年后的她有点微驼、高低肩、走路外八、站直时必须挺腰后仰……这些都被巩俐忠实还原,而这些都还只是外在形象。有两段台词,透过巩俐的自然演绎,更加提醒观众省思:运动员们争取荣耀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第一段,郎平提到曾在国外被记者提问
“你们为什么总是在乎每一场比赛的输赢?”
郎平回想自己的回答
“那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必须透过赢球来建立信心。”
-另一段,郎平率领美国队击败了中国女排,赛后离场时被观众怒骂“卖国贼”(这段被消音);她在体育场内找到陈忠和,欲言又止,陈忠和捉狭说道
“还好他们都骂你。”
体育赛事的表现,很大程度是一国国力的体现,但运动员们努力争取佳绩赢得比赛,肩上却无形间背负了过重的期待。以我们自己为例,有多少顶尖选手出赛前总是承受着“赢球地球之光,输球全家死光”的重担?没有人能永远处在最佳状态,赛场上总有意外变数,偶有一两场失常失手再正常不过;但总有爱国球迷会抓着这偶尔失常借题发挥,甚至扩及选手在赛场以外的言行大加挞伐,在在添加了不必要的额外压力,反而使得这些选手在大赛场合更容易患得患失。陈导在最后中巴大战一球定音的胜利时刻,选择以消音设计一个留白情绪,似乎也在留给观众一个反思的余地。
根据陈导在北京试映场的映后访谈,提到他原本预计的片长是一百八十分钟,甚至一度建议片商是否可以扩大成一套十集左右的影集?但最终还是妥协在商业因素上,修剪成两小时(多一点)的常见规格,于是也无可避免舍去了不少细节片段。但幸好,现有版本并不影响我们去理解这一段筚路蓝缕的奋斗血泪。戏外的陈导正如戏中的郎平一样,都在走一段义无返顾的改革反思之路,至于能获得多少认同?就留给同为观众的大家去反刍低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