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舞台摆废土,好戏却迟迟不上场

电影界不乏那些从阶段就能预判其市场反响的作品,《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便是其中一例。然而,此片的主创团队在选角上的失误,加之招牌式的追车戏码失去了往日的魅力,使得其票房与口碑的滑铁卢早在意料之中。

空有舞台摆废土,好戏却迟迟不上场

尽管中文译名或许会误导部分观众,但《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确实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票房与口碑的双重胜利。影星们的倾情演绎,结合令人瞠目的废土景观和精心编排的追逐场面,使得该片不仅商业价值显著,还赢得了极高的评价。在《狂暴之路》大获全胜后,拓展这一电影宇宙的规划随即启动,不仅包括的制作,还有衍生电影及动画的开发,充分展现了当代电影工业对IP价值深度挖掘的追求。

于是,时隔近十年,《狂暴女神》作为“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的新成员姗姗来迟。遗憾的是,其缓慢的制作周期并未带来期待中的精雕细琢。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这位因扮演“”而闻名的演员,此番化身军阀狄门特斯,意图接替不死老乔成为主要反派。尽管他尝试通过造型、口音等手段塑造角色的独特性,但其表演却流于表面,未能赋予狄门特斯应有的深度,使其更像是一个在暴君角色上拙劣的演员。

女主角虽在好莱坞崭露头角,但在《狂暴女神》中未能充分发挥其魅力。与前作中由饰演的强悍女王形象相比,安雅所扮演的弗瑞奥萨更像是一位技艺娴熟的助手,缺乏《狂暴之路》中霸气女英雄的震撼力。

“狂暴”不再的动作场景

《狂暴之路》曾以其冷酷无情的废土世界赢得赞誉,那里是一片荒凉之地,暴政横行,生存艰难。尽管影片对某些设定的描绘稍显简略,却足以勾勒出一个深邃而复杂的背景。然而,《狂暴女神》虽试图更详实地展现汽油镇、子弹农场等地,却暴露出创作团队的想象力贫乏。不死老乔的、汽油镇、子弹农场仿佛是废土世界中的三大据点,彼此交织,结成联盟。狄门特斯对汽油镇和子弹农场的占领,以及欲借调虎离山之计击败不死老乔的策略,显得过于平庸,缺乏创新,使整部影片的设定显得单调乏味。

更糟糕的是,《狂暴女神》在动作场景的呈现上与前作差距明显,丧失了《狂暴之路》中那种残酷而真实的观感。《狂暴之路》中不死老乔的残暴统治、战争男孩的疯狂献身、紧张刺激的追车戏以及无垠的沙尘暴,至今仍令观众记忆犹新。然而,这些元素在《狂暴女神》中被大幅削弱,动作场面的设计虽用心良苦,却显得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感,宛如儿童般刻意。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狂暴”又从何谈起?

更令人失望的是,全片的高潮——不死老乔与狄门特斯之间的决战,居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仅仅通过旁白和少量的战斗画面草草收场。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狄门特斯这个新反派的形象变得模糊,仅仅成为了推动弗瑞奥萨成长故事的背景板。

缺乏深度的成长之旅

前传性质的故事往往难以驾驭,尤其是当原作的角色形象已臻完善时,如何吸引观众投入“英雄的平凡岁月”,确实需要更多的巧思与洞察。观众最关心的往往是两方面:角色技能的习得与心理状态的演变。前者关乎外在表现,后者则触及内心世界。若能妥善处理其中一项,即可称得上成功;而若能内外兼修,则无疑是罕见的佳作,如《X战警:第一战》。

诚然,弗瑞奥萨这一角色具备开发其背景故事的巨大潜力:她的勇敢与果断、对故乡的记忆、超群的武艺及其失去的手臂,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元素。乔治·米勒采取了史诗叙事的方式,通过分章节的形式讲述故事,每章都有独特的标题。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表面功夫,华丽的包装下实则空洞无力。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狂暴女神》在描绘弗瑞奥萨的内外成长上均显不足。从战斗技能的角度看,她似乎天生异禀,自幼便身手矫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战斗力逐步提升。但最关键的转变——加入车队后,跟随禁卫杰克接受实战训练的过程却被一带而过,角色的成长仿佛是在跳过重要环节后迅速完成的。

从心理层面分析,影片同样欠缺细腻的刻画。对家乡的渴望与复仇的渴望,本应是角色心理变化的重要线索,但在影片中却未见明显的起伏转折,从始至终保持着一种不变的状态,使得弗瑞奥萨的成长过程显得过于平淡,缺乏波动与转折。这样的剧情安排,最多只是填充了女主角早期生活的空白,对人物塑造并无实质贡献。如果前传无法丰富角色的性格层次,其存在意义何在?

鉴于《狂暴女神》的失利,这一系列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若以为仅凭废土世界的设定,就能保证观众的兴趣,无疑是一种误判和轻率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