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里的爽感,才是它的灵魂所在嘛!

从左至右,依次是根据《沪上烟火》、《我们生活在南京》和《大江大河》改编的同名剧集的视觉标识,它们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网络文学与影视行业的深度交融。

网络文学里的爽感,才是它的灵魂所在嘛!

桫椤

网络文学,这片在虚拟世界中蓬勃生长的绿洲,其影响力正以燎原之势蔓延至社会的各个角落。然而,在资本与媒体的双重催化下,文学的纯粹性逐渐被边缘化,网络小说更像是被赋予了商品属性的日常消费品,其原有的艺术魅力被商业逻辑所掩盖。

近期,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网络文学市场价值突破400亿元的消息,这一数据无疑将公众的目光引向了其背后的商业潜力。同时,以追求快感与刺激为主的“爽文”创作模式,成为了网络文学创作的主流,使得“让读者感到‘爽'”成为了作品的核心目标,文学的深度与广度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这种现象与网络文学的“文学”本质相去甚远。在外界眼中,网络文学往往被简化为盈利工具和读者的娱乐消遣,这样的认知不仅局限了其发展空间,也影响了行业的自我定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认知并非完全由外部强加,网络文学圈内对于自身价值的评判,往往也过于侧重于流量与经济效益。

实际上,网络文学不仅是泛娱乐产业的重要一环,更是社会主义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文学”的一员,它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学如何在文化自信与高质量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一个值得全行业深思的问题。

与时代脉搏同步,肩负文化担当

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民众情感的窗口。今年4月,“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揭晓,十部作品脱颖而出,它们不仅捕捉了时代的脉搏,更展现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沪上烟火》被誉为网络文学界的《》,以上海方言为载体,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市民的生活变迁,以及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个人的成长与奋斗。主人公潘逸年与林玉宝的故事,是历史进程与个人命运交织的生动写照。《鲲龙》则聚焦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通过展现航空人的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勾勒出一幅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壮丽画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亦在网络文学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洛九针》以架空背景为舞台,讲述了墨门后人洛七星重振门派、造福天下的传奇故事,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道诡异仙》则构建了一个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修仙世界,主角李火旺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穿梭,探寻生存之道,其背后是对传统修炼体系与文化符号的再诠释。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网络文学的广阔视野,更体现了作者们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它们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了平衡,彰显了网络文学的文化身份与使命担当。

先文学,后商品,方显真我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其说是技术的产物,不如说是文化与社会的共同孕育。早期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和今何在的《悟空传》,并未过分追求商业价值,反而更加注重情感表达与精神内涵。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描绘了一段跨越虚拟与现实的爱情故事,痞子蔡与轻舞飞扬的网恋之旅,既反映了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又触及了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而《悟空传》则以现代视角重新解读了《西游记》,通过角色间的对话与互动,展现了复杂多维的人物性格,传达出对自由与反抗的渴望。

近年来,网络文学逐渐成为泛娱乐产业链中的重要IP来源,《步步惊心》、《甄嬛传》、《大江大河》等改集的成功,证明了文学作品在转化为文化产品时的巨大潜力。然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无论是奇幻、科幻还是现实题材,唯有触动人心,方能成就经典。

产业属性源于文学的大众化

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关键在于其对大众阅读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选择贴近生活、易于引起共鸣的主题,以及采用连载形式和沉浸式叙事技巧,网络文学成功吸引了庞大的读者群体,从而奠定了其产业基础。

以《我们生活在南京》为例,小说巧妙地设置了时空交错的情节,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与参与感。白杨与半夏之间的互动,不仅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读者在期待剧情发展的同时,也通过评论区的交流,形成了一个以作品为核心的“情感共同体”。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不仅加深了读者对故事的投入,也促进了作品的传播与影响力。

网络文学的普及,得益于其内容的多样性和叙事手法的创新。虽然表面上读者追求的是“快感”与“爽感”,但这不应成为忽视其文化价值的理由。事实上,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在娱乐性与教育性之间找到了平衡,它们在带给读者愉悦的同时,也传递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思考。

《我们生活在南京》中,对“时光慢递”这一概念的探索,不仅仅是一场科幻冒险,更是一次对人类情感与命运的深刻探讨。小说通过对白杨与半夏故事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智慧,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虽有区别,但二者共享着文学的本质。在精品创作中,我们已经见证了两者融合的趋势,优秀作品往往兼备文学价值与市场潜力。在新的历史阶段,网络文学正迎来展现文化身份、承担社会责任的黄金时期,让我们共同期待它在未来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