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变活了,影片创作新玩法,生成式AI掀起创意热潮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它能够基于简单的指令创造出文字、图像乃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犹如一把开启无限创意空间的“钥匙”。据统计,截至2023年,我国已有15%的企业采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市场规模达到了约14.4万亿元人民币,预示着这项技术将成为继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之后新的发展“蓝海”。

老照片变活了,影片创作新玩法,生成式AI掀起创意热潮

这一技术正颠覆着传统的内容制作流程,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成本。

吉林省吉林市的庞顺明是一位热衷于收集老的爱好者,通过社交自媒体平台分享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录。最近,他掌握了一项新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模型,让这些静态的照片生动起来,仿佛穿越时空,重新焕发生机。

庞顺明因此在当地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人工智能爱好者,甚至有博物馆邀请他帮助“复活”一些历史照片,并进一步探讨建立数字化博物馆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模型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它也被广泛用于影片制作之中。例如,在巴黎奥运会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部16分钟的微电影《百年前的那次出发》的制作与播出。该片的85%画面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而非传统的旧影像修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视觉赵衍雷指出:“传统影视制作方法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重现百年前的场景,这不仅仅涉及服装、化妆、道具和演员等传统元素,还包括场景特效、制作周期和预算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目前,这一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模型仍在不断优化升级中。自推出以来的一个月内,申请使用的人数已超过120万,并且已经向全球用户开放。放眼全球,无论是能撰写论文、邮件、和代码的ChatGPT,还是美国某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4年至2023年间,中国申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数量超过了3.8万件,居全球首位,几乎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六倍之多。我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已经进入了激烈的竞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