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档期的电影总票房为21.04亿元,相比去年的27.36亿元有所下降。从单部影片的表现来看,《志愿军:存亡之战》独占鳌头,成为票房冠军;《浴火之路》与《749局》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和第三;而《熊猫计划》、《危机航线》及《变形金刚:起源》则构成了所谓的“第二梯队”。然而,曾经备受期待的《爆款好人》和《出入平安》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尽管这些热门影片之间的竞争显得颇为激烈,但观众对它们的关注度却并不高。因为在这批新片中,无论是科幻、战争、喜剧还是动画类型的作品,都没有一部能够引发广泛的讨论。即使是受到部分网友批评的《749局》,其争议性也远不及当年的《上海堡垒》。这或许意味着,缺乏足够的关注度才是今年国庆档电影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非电影制作方不愿意登上热搜,相反,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尝试吸引大众的目光,仿佛将“渴望走红”的心态直接体现在了银幕上。但有趣的是,越是追求成为“爆款”,往往就越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反映了“爆款思维”存在的问题。
国庆档电影呈现出明显的短视频化趋势
在之前的文章《2023电影盘点:电影互联网化,话题泛热搜化》中,我曾提到,中国电影无论是在主题思想、表现形式、美学特色、创作理念还是宣发策略上,都深深烙印着互联网的基因。而在今年的国庆档中,我们看到了这一趋势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即电影开始采用短视频化的制作手法。
短视频领域有一个著名的“黄金三秒”规则,指的是视频内容必须在前三秒内抓住观众的眼球,以确保观看者的停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国庆档电影的开头设计。例如,《749局》通过一系列新颖设定制造出神秘氛围,吸引了许多观众的好奇心;而《浴火之路》则以其独特的中式西部片风格开篇,人物设定颇具吸引力。不论后续情节如何发展,这两部作品确实把握住了短视频的核心精髓。
提供情绪价值是短视频流行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影创作者们也试图利用这一点来触动观众的情感。《浴火之路》前半段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伤的情绪,到了后半段却转变成了一场充满暴力元素的动作戏,显然是为了激发观众的兴奋感;《出入平安》更是将情感渲染发挥到极致,在紧张的救援场景中加入了婚礼的情节,让不少观众感到有些尴尬。
整体而言,这些电影似乎是由多个独立的“短视频”片段拼接而成。比如,《749局》结合了《X战警》和《降临》的元素;《危机航线》融合了《空军一号》与《紧急迫降》的特点;《浴火之路》则像是《亲爱的》、《失孤》以及《第一滴血》的混合体。多部国庆档电影均展现出各种商业元素的大杂烩特征,导演们似乎希望将自己所知的所有卖点都融入其中。尤其是《爆款好人》,更是与短视频文化紧密相连。
为何短视频逻辑不适用于大银幕
然而,单纯模仿短视频的做法来打造“爆款”电影,很可能是一条行不通的道路。
短视频具有极高的时效性,无论是热点话题还是创意梗,都有一定的时效限制。相比之下,电影的制作周期较长,如果强行追赶潮流,反而容易导致内容过时。以《爆款好人》为例,虽然它触及了诸如流量造假、人设塑造、舆论控制等社会议题,但对于经常上网的观众来说,这些话题早已不再新鲜。因此,原本旨在辛辣讽刺的内容变得平淡无奇,失去了应有的冲击力。
电影结尾处张北京回归平凡生活的桥段似乎传达了一个信息:网红身份只是短暂的现象,普通人仍需脚踏实地生活。这种略显陈旧的人生哲理并未真正触及当今社会心理与文化层面的复杂性,无法承载电影应有的深度。
事实上,我在去年暑期档电影观察中就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倾向于将公众熟知的事实或道理搬上银幕。遗憾的是,从性别平等议题到网络诈骗案例,再到社交媒体现象直至现在的短视频文化,电影界正逐渐陷入重复叙述的老套路之中,将已有的故事翻新包装,呈现在观众面前。
此外,观众对于短视频中的剧情合理性通常不会过于苛求,即使情节突兀也能一笑置之,这是因为短视频本身具备娱乐性和轻松性。但当同样的内容被放大至两个小时的电影长度,并且缺乏连贯性时,观影体验就会变得相当糟糕。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浴火之路》后期情节的混乱处理。当雷击吴晓亮这一荒诞场景出现时,观众无不感到震惊。诸如此类的情节设置或许适合短视频平台,但在影院放映时则显得不合时宜。类似的情况还包括《749局》中马山觉醒后的种种不可思议事件,以及《危机航线》里飞机在城市高速公路降落的离谱情节,这些都是国产电影过度依赖短视频模式的体现。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角色的高度同质化和平面化。观察国庆档电影可以发现,很多主人公都有着相似的性格特点:如《爆款好人》里的张北京、《危机航线》中的高皓军、《出入平安》的郑立棍以及《浴火之路》的崔大路,他们都是拥有缺陷但内心善良的小人物形象,仿佛是按照同一模板批量生产的产物。
短视频可以通过视觉奇观吸引受众,因而不太注重角色刻画。但是,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若不在人物性格深度上下功夫,而是简单复制粘贴刻板的角色设定,很难赢得观众的认可。简言之,电影不能仅当作加长版的短视频来拍摄。
创造真正的“爆款”并非易事
那么,为什么众多电影工作者纷纷效仿短视频风格呢?这个问题背后反映出行业内的一种复杂心态。
一些国内顶尖导演对于商业电影持有矛盾的态度:一方面认为艺术电影高于一切,轻视商业片;另一方面又因市场压力不得不投身于商业片制作。这种纠结的心态导致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产生偏差,误以为拍商业电影就像制作短视频一样简单。近年来,多位知名导演因发表此类言论而引起争议。他们普遍将商业电影与短视频等同看待,以为掌握了几个“爆款”技巧就能轻易成功。
宁浩与徐磊两位导演在《爆款好人》中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尽管两人在艺术电影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才华,但在国庆档推出一部符合大众口味的喜剧作品时却显得力不从心。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爆款”的理解过于肤浅——仅仅依靠时髦的话题、幽默的情节和受欢迎的演员并不能保证影片的成功。提到宁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他在春节档期间撤回《红毯先生》的经历。面对艺术与商业之间的抉择难题,这是许多中国导演共同面临的挑战。
不出所料,今年国庆档也有两部电影宣布撤档。《出入平安》的制片方解释说,由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最终决定退出竞争激烈的档期安排。
撤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所谓的“前所未有”的困难真的存在,那么制作团队是否应该提前预见到这些问题呢?如果只是出于投机心态匆忙上映,一旦失败便归咎于外部环境或观众喜好,这样的态度显然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爆款”诞生。
当我们谈论“电影产业”时,也许已经落入了一个误区——虽然电影的确是一种商品,但它更应该是艺术家用来探讨当代社会问题的媒介。只有当电影能够深刻反映当下人们的思想动态时,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佳作。